核心提示:博物馆是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你知道吗,在河南的许多高校里,藏着主题各异、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以各校学科专业为依托,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中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大河网推出“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系列报道,带领网友探访河南各大高校里的博物馆,寻找身边的“宝贝”,感受厚重河南的历史文脉。
大河网讯 转动老式唱片机,流出复古感满满的音乐;敲击20世纪的机械打字机,聆听厚重的金属声;用传呼台发出一条消息,手边的BP机响起“滴滴”的声音……走进郑州轻工业大学的电子科技博物馆,可以真正体会到“科技改变生活”。
电子科技博物馆位于郑州轻工业大学科学校区双创楼,展厅面积700平方米,藏品5000余件(套),按通信发展史、收音机发展史、电影技术及文化、照相机发展史、民俗及文化、科学技术互动分为六个展厅。
走进这所博物馆的通信发展史展厅,从古代的烽火狼烟、书信竹简,到近代的有线通信、无线电通信,直至现代的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甚至量子通信、可见光通信,都有专业的布展或演示。
为何要以通信开篇?电子科技博物馆负责人刘智宏说,“以无线电通信设备为代表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时空的束缚,现在我们处于信息化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所以我们的博物馆是从通信开始展示的。”在该展区,还展出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展”,主要内容为“中国党红色通信发展史”,其中包括59式坦克电台、71B电子管电台等等,“这个展览,主要展示在不同时期中国党和军队在通信发展方面的特点,也代表了中国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刘智宏说。
在收音机发展史展厅,木质外壳的收音机花纹精美,刻度表上的字迹工整清晰。“在过去,很多人是没钱买收音机的,他们就自己学习无线电技术,买一些便宜的收音机元件,通过绘图、雕刻、组装,制作出一台台木式收音机。足可以见当时人们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值得学生和老师们学习。”刘智宏告诉记者。
《大众电影》杂志、各类电影胶片、国内外电影放映机,朗朗上口的电影台词让电影科技与文化展厅充满了艺术气息。刘智宏介绍说:“在这个展厅里还‘藏’着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电影机,俗称‘老五四电影机’,它的外表虽然看起来笨重,但性能非常好,我们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大部分都是由这种设备放映的。”
这座博物馆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展区——科学技术互动展厅,在这里,你可以用摩尔斯密码传递信息、用电影机放映无声电影、在传呼台对BP机进行传呼、自己动手播放唱片机……许多现在难以见到甚至从未听说过的老物件以开放的姿态等待参观者去体验,让参观者体会到触摸的快乐。之所以坚持设置这个展厅,刘智宏说:“把这些不属于这个年代的设备放置在桌面上,让学生们亲自操作,激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展品的性能和特点。”
来到民俗与文化展厅里,煤油灯、门锁、虎头鞋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藏品陈列在展柜中,刘智宏介绍说,郑州轻工业大学具有“轻工”特色,希望来这儿参观的学生们能从藏品里发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思考这些生活用品未来将如何更智能地为人类服务。
二战时期的“柯达”军用摄影机、河南人的骄傲——黄河牌8.7毫米电影放映机、见证着20世纪郑州辉煌工业的“黄河牌”收音机、各种军用收发报机……这些外行人看似破烂的老物件里,刘智宏如数家珍,起初只是为了在教学时方便学生实践操作而搜集的电器产品和配件,到后来去旧货市场、废品站、古玩城“淘”宝,目前刘智宏已经搜集到藏品5000余个。
刘智宏说,搜集这些藏品最初就是为了学生的课堂实践,大学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这个博物馆里学生看到这些藏品,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他们的工程意识。科学技术一直在发展,和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技术特点、产品特性,只有用实物进行对比、借鉴,才能加深理解,才能去学习、创新!
电子科技博物馆建于2017年,展厅面积700平方米,藏品5000余件(套),共有六个展厅,展出藏品1000余件。另有约200平方米藏品储存室,80平方米维修保养室。博物馆开馆以来,年平均接待参观访问者万余人。
“最初建设博物馆就是想让观众通过参观电子科技博物馆了解相关专业发展历史,触摸不同时期的科技产品,借鉴各类产品的设计思想,展望技术发展方向,启迪设计思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郑州轻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王才东说。
电子科技博物馆用实物记录着我国电子科技发展历史,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已经成为学生工程素养培养观摩教学平台、教师跨学科拓展研究平台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的平台等。
王才东说,作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未来,电子科技博物馆将继承学校良好的文化底蕴及轻工特色,把凝结着电子科技发展历史的藏品保护好、传承好。下一步,将加强博物馆展品的研究与利用,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和开放共享,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充分发挥其科普、思政、文化育人功能。(文字、视频/张家祺李连凡 丁赛赛 海报/张谷臻 )